2024.09.05_中國心,澳門情大灣區書畫作品展
2024-12-02 • 分類: 學術活動, 文康活動, 校友活動
澳門大學校友會主辦的「中國心.澳門情」大灣區名家迎雙慶書畫展昨假澳門大學崇文樓地面層展覽廳舉行。共展出逾60幅國畫及書法作品,其中30幅為本澳書畫家作品。主辦方冀藉此迎「雙慶之年」,並為本地及大灣區的書畫藝術愛好者提供交流學習的平台,推動兩地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。展期至本月12日。
教青局代廳長李艷琪,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,霍英東基金會總幹事史濠,澳門大學校友會會員大會主席區秉光、理事長葛萬金,澳門書法院院長歐耀南、副院長趙維富和溫子成,澳門陶然書法社社長阮毓明等出席開幕禮。
區秉光致辭時表示,是次展覽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、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,是別具意義的,希望藉此促進澳門與大灣區書畫藝術界的朋友友好交流,為他們提供一個互相學習,互相提升的平台。
同場,區秉光向歐耀南致送文化藝術顧問聘書,表示對澳門書法院感謝。
趙維富表示,是次展出作品逾60幅,其中30幅是澳門書法院所提供,包含:山水畫作和書法作品等,其餘作品則由大灣區內藝術界友人所提供。他介紹自己書法作品時指出:此次展出作品為隸書書法,文字內容是澳門著名詩人李烈聲的詩詞,詩曰:「蒹葭水畔色倉,白露冷漸作霜,鴻雁不來音信絕,伊人形影杳何方。」他對此詩甚是鍾愛,覺其意境美妙至極。至於書法之技藝層面,他習慣書寫行書,故將行書與隸書融合,書寫此作品,希望能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。
溫子成介紹其書法作品時稱,本次他展出作品為《雲泉山館記》。作品描述的是廣州的白雲山上消失的兩處風景。廣州白雲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流連之所。但隨時光推移,山上的「滴水岩」與「濂泉」已消失不見。雲泉山館本是清朝伊秉綬的隸書碑刻作品,此番臨摹,主要以隸書書就,而旁側的註解則運用行書加草書書寫。希望透過作品將百年前園中亭台廊軒之貌,北園旁引水入園之景,登臨雲山,白雲悠悠之姿,流水潺潺之態,松竹蒼翠之色,幽鳥相逐之形重現於世。